“癌癥不是一天得來的,那么為什么會有很多人突然得癌呢?”
今早,小琳拋來了這樣的問題。
我告訴她,癌癥不比其他的病,發展快的幾個月,慢的十幾二十年,但在此之前,都會有“癌前病變”。
“為什么癌前病變沒能發現呢?”
因為癥狀不明顯,而且很多人并不知道哪些病是癌前病變。
那究竟哪些病是癌前病變?想知道答案的接著往下看。
一、從癌細胞到原位癌,需經歷數年到幾十年
癌細胞從產生到癌瘤的形成,并不是一朝而就的,人體內正常的細胞突變成癌細胞,往往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通常是先出現輕度不典型的增生,然后逐漸發展到中度和重度的不典型增生,最后再發展成為原位癌,這期間需要數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
不過,不同的癌癥從癌細胞發展到原位癌所需要的時間并不一樣,比如從宮頸I級原位腺癌發展到III級原位癌需要6至10年時間;從乳腺異型增生發展成原位癌需要經歷14至18年時間;結腸腺瘤的形成需要5至20年,然后再經歷5至15年才能發展到結腸癌;前列腺癌在發病前有30年以上的過程;吸煙的人發生肺癌前一般有20至40年的潛伏期;食管癌一般也需要20年左右才能形成。
癌細胞很小,當積累到10萬個左右時肉眼也只能剛剛可以分辨,當癌細胞達到到10億時,瘤體積才只有葡萄大小,這時候才能通過超聲或CT等被查出來。如果腫瘤達到高爾夫球的大小,通常說明已經歷3年以上了。
權威雜志《自然》2010年發表了來自John-Hopkin大學的研究,發現胰腺癌從細胞突變進展到形成非轉移性癌細胞最少需十年,再到癌細胞得到轉移能力,至少還需五年,最后平均兩年內患者死亡。
二、幾種常見的癌前病變
·乳腺非典型增生
這可能是乳腺癌發出的癌前病變信號。通常單純的乳腺增生并不會癌變,但是乳腺組織非典型增生、導管上皮高度增生和乳腺囊性增生則認為可能是癌前病變。如果女性發現乳房有腫塊一定要及時就診查明原因。
·慢性萎縮性胃炎
可能是胃癌出現癌前病變。大多數慢性胃炎患者在接受正規治療后效果會比較好,不會致癌。但是,有的胃癌跟一些良性病變會共存,比如在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基礎上出現癌變,而且胃癌容易跟其他胃病混淆,導致誤診或漏診。
·無痛淋巴結腫大
淋巴結腫大通常是淋巴瘤的初發癥狀,特別是出現在腋下、頸部或腹股溝等部位。如果發現身體上出現淋巴結腫大,沒有疼痛感而且質地較硬,就要警惕是淋巴瘤,最好及時就醫檢查。
·腺瘤性腸息肉
腸息肉是指大腸腔內的粘膜表面出現隆起會導致局部增生的病變。其中,腺瘤性腸息肉、增生性腸息肉跟腸癌的關系密切,需要及時切除。
·肺部結節
肺部結節大多數是良性的,很少屬于癌前病變或肺癌。肺部結節多數情況下只是炎癥性病灶,如果年齡在40歲以上或有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出現肺部結節的話,最好及時去醫院檢查。
三、注意:身體出現這些小毛病別大意,可能是癌
1.無規律的胃痛,可能是胃癌
胃痛不要總以為是胃潰瘍,也有可能是胃癌。
河南省腫瘤醫院普外科副主任趙玉洲提到,胃潰瘍和胃癌都會引起胃痛癥狀,但是兩者有很大的區別。
胃潰瘍多發于青壯年身上,病情容易反復,而胃癌常見于中老年人,會出現慢慢加重的上腹痛癥狀,病情發展快,病程較短;胃潰瘍引起的疼痛一般在餐后比較明顯,疼痛可以持續幾個小時,伴燒灼感,然后會逐漸消失;胃癌的疼痛沒有規律性,跟進食無關。
2.血便混合,呈暗紅色,要小心腸癌
便血不一定是痔瘡,也可能是直腸癌。
痔瘡和直腸癌都有便血癥狀但是大多數患者都首先考慮是痔瘡而忽略直腸癌的可能性,其實痔瘡和直腸癌的便血是有區別的:
痔瘡便血一般在大便表面,跟糞便沒有混合,顏色鮮紅、沒有黏液。而直腸癌的便血,大便跟血液混合在一起,顏色呈暗紅或果醬顏色,大便帶有黏液,同時伴有大便習慣改變的特點。
3.持續性、劇烈的骨痛,不一定是生長痛,可能是骨髓瘤
別當做生長痛,小心是骨髓瘤。
多發性骨髓瘤的癥狀之一就是骨痛,但是它跟生長痛是有區別的。生長痛一般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中,成年人不存在生長痛,生長痛通常是對稱型的。而骨髓瘤引起的骨痛是持續性、劇烈性的,甚至會發生骨折。
4.持續兩周未愈的口腔潰瘍,要當心口腔癌
普通的口腔潰瘍形態規則,發作時能感覺到明顯的疼痛,一般在1~2周后,通過治療或清淡飲食就能痊愈。但是口腔癌屬于惡性腫瘤,邊界不清晰,形態不規則,疼痛感不明顯,但是經過長時間也難以治愈。
5.刺激性干咳,且痰中帶血,警惕肺癌來襲
感冒引起的普通咳嗽一般是上呼吸道感染,除了咳嗽還會伴有鼻塞、發熱、打噴嚏等癥狀。但是如果發現是刺激性干咳為主,痰中帶血、咳血等癥狀時,就要警惕是肺癌。
癌癥不是一朝形成的,這也告訴我們癌癥是能夠及時發現的,如果發現身體出現異常情況,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核磁共振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醫學影像技術。對大腦、甲狀腺、肝臟、腎臟、胰臟、子宮、卵巢、前列腺等實質器官、心臟和大血管具有優異的診斷功能。核磁共振成像參數多,掃描速度快,組織分辨率高,圖像清晰。有助于...
“癌癥不是一天得來的,那么為什么會有很多人突然得癌呢?”今早,小琳拋來了這樣的問題。我告訴她,癌癥不比其他的病,發展快的幾個月,慢的十幾二十年,但在此之前,都會有“癌前病變”。&ldqu...
“醫生,我的血常規有問題,會不會是癌癥啊?”老張拿著檢查結果,一臉焦急。老張今天有點頭暈,來到醫院后,醫生讓他做了一個血常規,發現白細胞有點高,他十分擔心。“沒事,說不定你只是發燒,想憑...
人到中年的耿春燕在事業上很成功,但是長久以來晝夜顛倒、飲食不規律,加上常常工作會餐時大量喝酒,導致他腸胃功能受損,經常腸胃不適。...
血糖儀是糖尿病患者最好的保護者,但不能代替醫生;颊邞鶕陨砬闆r,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血糖儀,認真記錄每次測定結果,并及時聯系醫生。糖尿病患者有必要進行血糖自我監測,通過監測可以了解血糖水平的真實情...
排便是生活中正常的事情,如果每天能正常排便,證明身體處于健康狀態,但有些患者往往不形成糞便,會導致糞便稀疏,大部分排便會粘在廁所上,必須注意,最好及時去醫院體檢,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避免胃腸功能障礙會...
在生活中,如果我們不注意的話,容易患過敏性鼻炎,但是很多人不重視這種病的治療,容易惡化疾病,及時檢查很重要。那么,兒童過敏性鼻炎的跡象是什么?...
一、體檢肝脾腫大,尿色較深,大便由黃轉淡黃,亦可能發白。二、實驗室檢查1、血、尿膽紅素總膽紅素一般低于171μmol/L(10mg/dl)。結合膽紅素與未結合膽紅素增高,結合膽紅素增高較多。早期絮狀濁度試驗變化不明顯...
白細胞降低患者自身抵抗力,容易感染,特別是中性粒細胞小于0.5乘以10^9/L,也被稱為粒細胞缺乏癥,在這種情況下,患者感染的可能性會顯著增加,可出現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感染、高燒、體溫難以控制,嚴重患...
排便是生活中正常的事情情,如果每天能正常排便,證明身體處于健康狀態,但有些患者往往大便不形成,會導致大便稀薄,大部分排便后會粘在廁所上,必須注意,最好及時去醫院體檢,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治療,...
膽囊息肉的治療方法膽囊息肉是生活中常見的癥狀,也會對患者的消化系統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生活中要注意飲食調理,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和作息規律,對膽囊息肉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此外,還可以選擇日常護理、...
首先,甲功五項包括總T3、總T4、游離T3、游離T4,還包括調節甲狀腺激素的調節激素,是由下丘腦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TSH。甲狀腺激素是維持人體代謝的興奮性激素,在機體內甲狀腺激素水平升高時,促甲狀腺激素水平下...
腸癌發展較為緩慢,較長的發展期也給了我們足夠的時間早篩早診早治,只要抓住機會,就能有效降低腸癌的死亡率,實現帶癌生存。...
目前臨床上冠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但發現存在胸痛、胸悶等臨床癥狀并且通過其他普通心臟檢查無法判斷疾病,需做冠脈造影來診斷。也因為冠脈的準確性讓很多人在出現胸痛胸悶時會直接選擇冠脈造影,但其實這種...
大家平時會定期體檢嗎?可能部分人認為常規體檢意義不大,根本查不了什么東西,很多時候只是浪費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篇文章:《我為什么從不體檢,一個醫生如是說》,這篇文章作者表達的觀點主要有:①我們的祖...
近年來因為飲食不當,不良的生活方式讓人的消化系統逐漸出現問題,生活中很多人存在嘔吐、反酸等胃部不適癥狀,在出現這些問題時醫生會建議做胃鏡。一提起胃鏡很多人會想到不適,進而產生恐懼感而排斥。也因此在為了...
俗話說得好,人的恐懼常常來自于未知,說起胃鏡檢查很多人會想象一根軟管插入喉嚨時的情境,讓自己產生抵抗情緒。但有些因為疾病需要而無法拒絕只能乖乖進行,在檢查前醫生會要求患者喝下一瓶口服液。很多患者疑惑這...
每年單位組織體檢,不少同事都自愿放棄檢査大便常規。究其原因, 除了樣本當時不容易采集外,最主要的問題是多數人對便常規檢査不重視,覺得既尷尬又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