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王女士是某互聯網公司的運營總監,多年來摸爬滾打熬夜加班,偶爾胃疼失眠自覺并無大礙。然而拿到自己的體檢報告——“雙側甲狀腺多發囊實性結節”,她心中頓時一驚,會不會是癌?!不少人跟王女士一樣,一聽甲狀腺上長了東西,就認為離癌癥不遠了。其實,在所有甲狀腺結節中,大約只有5%有惡性可能。今天,就請同仁醫院的專家,手把手教你讀懂B超單,并給后續的治療支招兒。
看透這四個指標 B超單不再是“天書”
報告單上的囊性、鈣化、縱橫比……都是用來描述超聲探頭下的甲狀腺結節,這些“天書”透露了哪些信號?北京同仁醫院影像中心副主任醫師冀鴻濤一一道來。
甲狀腺長在脖子上,像一只蝴蝶。首先要看看結節長在“蝴蝶”翅膀的哪個位置,左還是右,上還是下;還要測量結節大小;長了一個還是幾個;實性、囊性,或是囊實混合;結節邊緣是否規則光整;縱橫比;內部是否有強回聲等;另外,還會對結節內部血流情況以及雙側頸部是否有異常形態淋巴結進行描述。
囊性、實性以及囊實混合性都是關于結節內部結構成分的描述 囊性表示結節內部為液性成分,通俗說就是里面都是“水”樣物質。實性指結節內是實體組織。囊實混合則兩者都有。囊性結節通常都是良性的,實性與囊實性結節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惡性的。但相對于實性結節來說,囊實結節的惡性可能性低一些。
縱橫比>1或是惡性結節 結節邊緣光整是良性結節的表現,而不規則或模糊則有惡性可能。結節縱橫比也是很重要的良惡性預測指標,是指結節的前后徑與上下徑或左右徑大小對比?v橫比>1,有可能是惡性結節,反之惡性可能性小。
鈣化和補鈣沒關系 其實鈣化的說法不是特別準確,用超聲術語來說應該是局灶性強回聲,如微鈣化(點狀強回聲)、彗星尾征、粗鈣化、環形鈣化等。結節內出現強回聲與很多因素有關,形成機理也不一樣。有的是良性結節內部壞死(粗鈣化),有的是囊性結節里的濃縮膠質(彗星尾征),還有的與惡性腫瘤相關(微鈣化)。但局灶性強回聲的判斷具有一定的主觀性,與超聲大夫的經驗、超聲儀器的圖像質量都有很大關系。“有患者看到報告單上寫著鈣化,問我是不是補鈣補太多都到結節里了,其實是兩回事,沒什么關系。”冀鴻濤說。
單憑血流信號不能推斷腫瘤性質 腫瘤細胞需要豐富的血液供氧,血流信號是否意味著惡性?冀鴻濤表示,結節是否有血流信號與腫瘤的病理類型、機器的質量、超聲大夫的操作手法都有關,必須結合上面提到的其他特征進行綜合判斷才可以。
改變生活方式 消滅結節誘因
上面說了甲狀腺結節的診斷,下面就聊聊聊如何治療。懷著對手術的先天恐懼,王女士迫切想知道,吃藥能否讓結節消失?
北京同仁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信中表示,目前內科尚沒有西藥可以直接“消滅”結節。結節本身不是一個疾病的診斷,有些特殊的甲亢比如高功能腺瘤或橋本氏病患者可以有類似結節的表現,需結合內分泌藥物治療,但治療的目的也不是使結節消失,而是調節甲狀腺功能。
傳統醫學呢?甲狀腺節結屬于中醫“癭病”范疇。是正氣不足,外邪入侵,逐漸形成氣滯、血瘀、痰凝等病理變化。而女性因為“經、帶、胎、產、乳”,則更容易罹患此病。
此外,情志失調則是該病誘因。長期憂郁、思慮過度、抑郁、惱怒等不良情緒,都可以誘發頸部的“蝴蝶”上長出“疙瘩”。
“這種病的治療中醫學早有記載,以理氣解郁、活血祛瘀、化痰軟堅、清熱養陰為基本原則,再根據患者的癥狀、舌脈綜合判斷。雖然甲狀腺結節是個實體腫物,但是通過堅持服用中藥,可以使它縮小。除此之外還需要改變生活方式,把熬夜、壓力、飲食不當等誘因去除,才能起到根本的效果。”北京同仁醫院傳統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段穎說。
這四種情況得“動刀”
當然,也有不得不“動刀”的情況。“在所有甲狀腺結節中,大約只有5%有惡性可能,還有一種濾泡狀腺瘤,這類結節需要手術切除。”北京同仁醫院甲狀腺中心主任房居高說,出現以下四種情況,甲狀腺結節是需手術治療的。
一是看病史。結節生長迅速,或既往的結節在短期內突然增大;嬰幼兒時期曾經有甲狀腺區域或頸部的放射線接觸史;家族中有甲狀腺癌特別是髓樣癌的病史。
二是看癥狀。有局部壓迫感,或合并有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等,甚至呼吸困難。
三是看檢查。甲狀腺結節質地較硬,動度差;頸部有淋巴結腫大。
四是看超聲。檢查懷疑是惡性結節的。
掛專家號、B超復查、抽血,再找專家,無論是初拿到結果的驚魂不定,還是診室外漫長而焦急的等待,此番“洗禮”讓王女士發現已經忽略自己很久了。當最終醫生告訴她無需手術,只需定期復查時,她決定把這次“僥幸逃脫”當成禮物,有些東西是時候要改變了。
猝死的內涵可以濃縮成六個字,即患者因疾病突然死亡。其病因可分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又稱心源性猝死,是指由心臟病原因引起的突然死亡。一項長達26年的大規模研究表明,心臟猝死占所有猝死患者...
60歲的耿春燕女士先生覺得自己已經進入老年行列,總感覺精力不如年青的時候,想在今年冬天吃點膏方“進補”一下,可是會陰部不適已經半月有余,在解便便時還發現自己肛門邊上有一突起約一節手指粗的包塊,因為生怕是...
據報道,近日,中國臺灣一48歲男子在浴室滑倒昏迷,急救人員到場后未施救就宣布死亡。殯儀人員來搬運遺體時發現男子還有呼吸、心跳,將其緊急送醫,但仍不幸身亡。此新聞一出,都令不少網友覺得大跌眼鏡。...
這幾天,一篇題為《一個父親的選擇:鋌而走險自制藥,還是等著孩子死去》的報道刷屏網絡,引起極大的反響。報道中,一位只有高中學歷的父親,為了救治患有罕見病Menkes氏綜合征的兒子,自學基因編輯、自制藥用級化合...
“醫院血庫的血不夠了,誰是A型血?”急救室門打開,醫生急促地說。一個年長的家屬馬上沖過去,撩起袖子:“我是A型的,醫生抽我的吧!”“抽我的,媽,你年紀大了,身體會受不了。”另...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年輕人因猝死,成為社會新聞的主角。根據世衛組織(WHO)的定義,平時身體健康或看上去健康的人,在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就叫猝死!段覈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顯示,影響...
“接到120的出車電話時,求救人聯系不上,確切地址也不知道。”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急診科羅媛護師回憶道。39健康獲悉,12月26日,羅媛護師經歷了一次“高難度”的急診出車,求救者的確切地址...
10月27日,上海63歲的王老伯在參加完同學聚會后突發疾病,倒在街邊失去意識,此時,上海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迅速上前,對老伯進行持續的心肺復蘇,正是救護車趕到前的這場救助,為老伯搶回了一條命。盛曉涵表示,...